为什么绩效差的员工很难主动离职?
为什么绩效差的员工很难主动离职?
作为HR,时不时就有一个疑问徘徊在脑海中,和小编一起了解。为什么有些员工,即便工资涨幅不高、奖金不多,也还是会选择继续留在公司,安安稳稳的做下去,而不是去寻得一处更好的去处?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给出的答案一般是:因为他们工作能力一般,知道自己出去后找不到更好的,所以宁愿继续在这干着。但这个解释有些漏洞。事实上,很多优秀的员工,对于是否跳槽,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徘徊期,甚至最终都没走成。即便是能力一般的员工,就算找不到更好的,找个相当的其实也不难,那为什么还是选择留守呢?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,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些探讨。即,避免损失的强度和获得收益的强度。撇开上面的话题,我们先来说一个现象。为什么雨天更难叫到的士?除了雨天会增加乘客量外,另一个方面则是,的士司机自身情感体验所致。的士司机对自己的月收入有个目标。他们会将这个目标转化为每天的收入目标,而这每天的收入目标会促使出租车司机们每天努力,而一旦实现目标,司机们就不那么努力了。下雨的时候,乘客对出租车需求量很高,司机们很快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。但当天气好的时候,司机们只能大街小巷的转悠希望拉到乘客,这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目标。这些每天有固定目标的司机会在下雨天达到目标之后,早早回到家里,而晴天的时候却会多干几个小时以达到目标。这就是除了出租车与乘客供需关系之外,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的为什么下雨天很难打到车。这里所涉及到的情感体验就是避免损失和获得收益的强度的不匹配。在天气好的时候,相对于舒服的闲暇时间,业绩目标的达成有更强的驱动力,受收入损失厌恶的影响,他们宁愿放弃休息,而花更多时间在大街小巷转悠拉客。但在雨天,舒服的闲暇时光则有了更强的驱动力,失去越多的闲暇时光,会导致损失厌恶情绪越严重,所以一旦目标达成,他们就会选择停止载客回家休息。损失厌恶,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。避免损失的强度往往和获得受益的强度不相等,这就导致我们往往不愿意去做出改变。再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。就像跳槽一样,对于已有的收入和工作环境等的损失,会以强烈的情绪干扰我们对新工作的选择。也就是说,为了弥补对现有之物的损失,新的所得必须强到,能够消除厌恶感并带来额外获得感的程度才行。这种不对称性,对绩效一般的员工来说,是很难达到的,所以他们会选择留下来。而这种不对称性的牵制作用,对优秀员工来说相对小一些。因此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与寻找后,合适的机会一旦出现,他们还是会选择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