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助理每周工作总结范文 小编:晓荧 132阅读 2020.03.25 时间匆匆流逝,转眼间,到公司任职xx已过去了一个星期,在这短短的几天内,我的收获和感触良多,自任职以来,我努力适应工作的环境和熟悉前台的工作内容,以认真的态度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,较好的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。现在将上个星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:
(一)促销员管理方面。
1、进行了促销员入离职、异动手续办理。
2、促销员的在岗抽查。
3、促销员样机借用手续办理。
4、促销员薪资核算。
5、促销员周报的整理与汇总。
(二)、区专柜管理方面。
1、专区专柜的盘点及数据更新。
2、终端陈列照片的收集及反馈。
(三)、市场物料管理方面。
1、市场物料进销存管理。
2、市场物料的申请工作。
3、贵重礼品的核销。
(四)、市场费用管理方面
1、小额市场费用核销跟进。
2、小额市场费用台帐管理。
学校:帝国理工大学(Imperial College London)
专业:Business Analytics
已收获的offer:携程、拼多多
应聘岗位:数据分析
Offer选择:携程,综合考虑薪资、工作时间,另外面试时候与团队交流地也更深入
个人介绍:
大家好我是oskird,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,研究生就读于帝国理工大学,即将入职携程,在机票研发部门做数据分析,工作内容主要是利用携程的数据做一些数据和算法产品,帮助航空业的公司做决策制定和收益管理等。
访谈内容
1.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秋招的,具体做了什么准备工作?
我在2017年的秋天就开始关注国内行情了,因为当时确定毕业后是要回国的。真正开始试水是2018年的春招,主要是投简历和做笔试题,因为没法回国,所以当时参加的面试还是比较少的。
我的专业和我所应聘的职位还是比较相关的,而且硕士项目的学习方式也十分就业导向,所以掌握好所学知识,就相当于完成大部分准备了。除此之外,我课余时间也会做一些补充,比如读一些书、刷一刷网课、打一打数据科学类比赛等。
除了知识储备外,其他方面也要做充分的准备。比如,每个星期都要考虑下能否更新简历,时刻准备参加“突击”型面试、减少一点玩的时间、毕业了就尽快回国面试,等等。
2. 你认为海外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?
优势:
有国际化视野,这个在面试有国际化成分的团队时会比较有用。
相比国内院校,海外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职业导向,课程设计更前沿,对求职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劣势:
不了解国内行:国内招聘的侧重点和国外还是有区别的。
简历太过单薄:无论从时间安排上、还是岗位数量上看,在国外想获得一份实习都要比在国内难。
毕业时间尴尬:尤其是读硕士的同学,很多国家的硕士项目起止时间都很随意,如果是短于一年的项目且毕业时间在5-8月,那时间线就蛮尴尬的。
3. 你认为你的个人简历上哪些内容最吸引hr的眼球?
首先,我的专业是很匹配的。这里给想做数据分析的同学推荐Business Analytics,和数据分析的工作内容基本是完美契合的。
然后具体经历方面,很多面试官很喜欢和我聊简历上的一个kaggle比赛,所以我猜大概这个比较吸引眼球。
4. 简要介绍一下你面试的岗位,并针对该岗位,聊一下面试的侧重点。
数据分析岗位算是比较新兴了,根据我近三年的观察,每年都会有一批名企在校招岗位列表里新增数据分析岗。与此同时,数据分析的求职人数也越来越多。
很多同学和我交流,说数据分析是个奇怪的岗位,因为各家公司对它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,偶尔是技术、偶尔是产品、偶尔是职能。正因如此,各家公司数据分析岗位的笔面试侧重点也不同,有些希望你能应用一些机器学习方法建模,因此会考机器学习知识、Python和R等编程语言;有些希望你能够分析业务,因此会问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分析逻辑。当然也有一些核心能力,是任何数据分析岗位都需要具备的,比如SQL和基本的数据敏感性。
所以即使同样是数据分析岗,很可能招聘要求不同,面试内容不同,因此含金量也不同。我之前写个一个偏吐槽的帖子,不全面的总结了一些数据分析的种类,以及各类数据分析的价值和优劣势,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:
5. 有什么推荐的学习书籍/资料/课程吗?
我平时比较爱刷网课,主要使用两个平台:Coursera和Datacamp。Coursera是学一些理论的东西为主,大概上了有10几门了,印象比较深刻的有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Python编程、吴恩达老师的机器学习/深度学习以及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机器学习。Datacamp是个付费平台,月费大概30刀左右,但绝对是物有所值,主要练习实际操作,能够高效的学习使用Python和R完成数据分析。
书籍我读得相对少一些。业务分析方面,有一个深入浅出系列是比较不错,比如《深入浅出统计学》、《深入浅出数据分析》等,还有一本《数据化管理》,看完印象比较深刻。机器学习方面,很多算法大佬都强推李航老师的《统计学习方法》和周志华老师的《机器学习》,不过对于数据分析的同学,想了解机器学习,我更推荐《数据挖掘导论》这本。
6. 面试中遇到不太会回答的问题,你是怎么处理的?
如果是开放性分析问题,最好不要不答。拿不太准思路的时候,可以以互动的方式和面试官沟通,争取套出一些线索,然后再看看能不能接着这个思路分析下去
如果是技术问题,我会选择直接承认,因为技术问题都是实打实的,不懂装懂反而不好。有一次面试官问了我Spark的数据倾斜,我当时不太了解,不过最后也没有影响面试结果,毕竟大数据方面的内容对于数据分析来说不一定是刚需。当然了,我觉得一定要好好准备,如果是和岗位绝对相关的问题,答不上肯定是减分的。
面试时答得不好的问题,记得面试结束后查一查总结一下,不过是否有用,权当补充知识了。另外,如果面试时候有很多问题都答不上,那就必须要反思了,是投递方向错了,还是最近没有用心学习。
7. 你认为国外面试与国内面试差别有多大?
其实还是蛮大的,整体倾向就是,国外公司的求职更注重软技能,很强调潜力;国内公司面试会更多地考察硬技能,所以是看重即战力。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,上策是综合发展自己,软硬技能都要疏忽。
8. 留学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?
功利来讲,最大的收获是快速毕业。其实这个也是我选择留学的最大原因,因为我上小学就比较晚,所以在同届里一般都是比较老的。出国读硕士让我追回了一年,今年加一些校招群,感觉自己在里面不是最老的那一批了,开心!!
另外一点就是视野吧,国外读书会比较多元。我们项目大概四分之一中国同学,其余的同学来自欧洲、美洲和亚洲其他国家。另外,班里大部分外国同学是有工作经验的,比较年长的可能有5年以上了,属于事业有成的那种,来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工作。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合作,视野就会大不一样。很多同学觉得在国外呆过会不适应中国文化,不过我读完硕士回国之后,其实觉得自己变得更包容了,更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思维和理念。
9. 除了上述问题,你还有哪些想要分享给海外小伙伴的?
明确方向是最主要的,我觉得很多留学生回国求职困难,不是实力问题,亏就亏在计划制定得太不明确。
第一,海外or回国,这是首先要决定的问题。我见过很多留学生有这样的想法,先尝试一下国外的机会,实在不行我再回国找工作。以我的观察,身边铁心留在国外的全都留下了,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大多是留不下的。而回国之后,现在国内竞争也很激烈,加上回国后的预期会偏高、错过黄金季节、不了解行情等因素,导致国内招聘结果也不理想。
第二,想要做什么岗位?去什么样的公司?地点在哪里?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,有的同学对bat有特殊情怀,可以放弃薪资、放弃自己原来选择的工作方向;有的同学只想回家乡,北上广再好的待遇和机会也不动摇。任何选择都不能说对错,但要尽快明白自己的选择是什么,这可以让你省去不必要的麻烦,不用在拼命地投简历,飞往各地面试,可以把精力专注在你想去的方向上。
抛砖引玉地分享一下我制定的规划吧。我是出国之前就决定回国的,所以精力一直都放在国内市场。本来是想毕业之后在英国实习一段,但看了一些经验帖后改变了主意,为了不错过提前批,课程结束后直接飞回国内面试。具体的简历投递规划,我的方案是这样的:只看上海的机会,并且只投数据分析相关;优先考虑规模比较大的公司;在可选择的情况下,根据具体的工作方向、部门和时薪进行选择。基于以上考虑,秋招我投了10家左右,面试了6-7家左右,秋招不是特别辛苦,过程和结果都是很满意的,最后的决定也顺理成章。
其实也有很多遗憾,比如有些自己仰慕的公司,因为不在上海或者没有相关岗位,所以连投递的机会都没有。尽管有遗憾,但我节省了很多精力,也让我做选择的时候少了许多纠结。求职计划不一定是要一成不变的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,但我觉得一个总体方针还是有必要的,不要盲目地飞来飞去。尤其对于留学生同学,你的时间更少,所以你需要瞄得更准一点,才能弥补一些劣势
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