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
,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
,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
,自诩“洪秀全第二”
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孙中山的历史事迹
,一起来看看吧!
创建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
中国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
,是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8月在东京创立的青山军事学校
。{邯郸招聘网www.handanjob.com}
1900年
,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——兴中会发动了庚子惠州起义后
,革命风潮逐渐弥漫全国
。当时
,自费赴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学生
,有不少希望能够进入日本的陆军学校研习军旅
。但由于清政府规定
,凡投考外国军事学校的学生
,必须由各省督抚保送;一切非公费生均不得投考日本的军事学校
,并由清政府驻日本公使蔡钧照会日本政府协助执行
,因而一般人无法入日本的军事学校
。时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东京
,感到革命需要军事人材
,便请日本陆军少佐日野熊藏帮助
,在东京附近的青山设立革命军事学校
,以训练有志献身革命军事工作的留日青年学生
,并聘请日本陆军上尉小室健次郎为助教
。这就是中国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
。主持军事训练工作的日野熊藏
,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学家
,曾发明日本式盒子炮及木炮
,因与孙中山先生互相研究南非洲波亚人的游击战术
,遂成知己
,助教小室健次郎亦系富有军事学识的专家
,两人均属义务性质
,不领工资
。
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习期间规定为八个月
,所授科目有普通军事学
、南非洲波亚式游击战术
、夜袭战法及兵器制造学(重点学习制造盒子炮
、木炮和火药)
。其课程内容包含有阵地战
、游击战及兵器制造三方面
,课程精简扼要
,切合实用
。第一期招收的学生有李自重
、黎勇锡
、翁浩
、刘维焘
、饶景光
、区金钧
、卢牟泰等十四人
。学生入学时需当众宣誓
。誓词为“驱除鞑虏
,恢复中华
,创立民国
,平均地权”
。可见这所革命军事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很明确的
。
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因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措施
,当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9月26日离开东京赴檀香山后
,学生之间即各树派别
,意见分歧
。经日野熊藏及小室健次郎两教员多方调处无效
,遂于开办四个月后解散
。
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虽然只办了四个月
,对当时中国社会还是有影响的
。如学生李自重
,于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解散后不久
,即与史古愚(史坚如烈士之兄)等在香港创立光汉学校
,在一般课程外
,特别增设军事训练课程
,以振奋中国学生的尚武精神
。自光汉学校在香港首倡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
,全港学校翕然从风
,香港雅丽西医书院及各着名中
、小学校
,咸先后聘请李自重及光汉学校学生为军事训练教员
,使香港学生一度洗却文弱书生气质
,振起雄健尚武精神
。又如区金钧
、卢牟泰在广东担任军事体操教员
,黎勇锡随黄兴筹划1908年的钦州起义
,刘维焘
、饶景光于辛亥革命后在广东担任军职
,无疑也会通过他们的工作
,在不同程度上把他们在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到的军事知识
,带入中国社会
。
1906年
,孙中山自日本到越南
,在河内金碧台街六十一号设立秘密机关
,策划了几次武装起义
。1907年的镇南关之役
,便是其中孙中山亲临前线
,直接参加战斗的一次
。
1907年
,孙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镇南关一带情况的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
,李裕卿(镇南关附近之凭祥地方土司)为副
,何五为支队长
,招募勇悍善战的广西游勇为先锋队
,计划袭取镇南关为根据地
。
1907年12月2日
,黄明堂率领广西游勇八十余人
,循山背间道向镇南关猛烈袭击
,夺取了镇南
、镇中
、镇北三座炮台
,夺获大小炮十四门
,步枪四百多支
。孙中山随即于同月4日率黄兴
、胡汉民等亲临前线
,慰劳战士
,鼓舞士气
,并与黄兴
、黄明堂等坐镇镇北炮台
,调度指挥
,命令李裕卿守镇中炮台
,何五守镇南炮台
。
翌日
,清政府严令清军陆荣廷部四千余人倾巢出动
,要夺回三座炮台
。孙中山率革命军固守炮台
,并亲自发炮轰击清军
,第一炮即命中六十余人
,清军阵脚大乱
。孙中山先生在战斗中感慨地说:“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
,今日始得亲自发炮轰击清军
。”
据守镇南关三座炮台的革命军
,在孙中山先生亲临前线的鼓舞下
,锐气倍增
,以寡敌众
,屡挫清军
。清政府虽先后调派清军丁槐
、龙济光等部增援
,伤亡数百人
,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
。革命军坚守阵地
,与清军血战七昼夜
,直至弹药告罄
,粮食不继
,始忍痛撤退
。时清军正向镇南关四面围攻
,黄明堂率军殿后
,冲围而出
,及至半山
,军中有一小子回顾炮台上军旗未撤
,虑为清军所得
,竟一人冒着清军炮火重登山巅
,取回军旗
。这位童子勇取军旗的英雄事迹
,在镇南关起义的革命军中传为佳话
。
孙中山先生平日为人题赠墨宝
,喜欢写“博爱”二字
。孙中山先生对“爱”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:“仁爱是中国的好道德
,古人有所谓‘爱民如子’
,有所谓‘仁民爱物’
。”从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的“博爱”也就是爱人民的意思
。而爱儿童则是孙中山先生“博爱”的一个重要内容
。
中山先生爱儿童
,一方面固然出于他“民胞物与”的高尚德性
,而更重要的是本于他为解除人民被恶劣政治压迫的崇高理想
。据康德黎(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老师)的儿子堪勒斯康德黎的回忆
,孙中山先生因奔走革命
,流亡英国
,居住在他家的时候
,常常慈祥地爱抚着他的头发
,有时还亲切地和他谈话
,即使在和别人谈论问题或沉思苦索救国救民道理的时候也是这样
。由于流亡国外
,孙中山先生不能爱抚在清政府专制统治下的中国儿童
。
1911年10月
,辛亥革命爆发
,推翻了清政府
。1912年1月
,孙中山先生被选为革命政府的临时大总统
,他普爱天下儿童的素愿得到初步的施展
。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提倡下
,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儿童教养院
、儿童学校
。为了鼓舞儿童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
,孙中山先生还于1912年为广东人民捐资创办
,由女革命党人徐慕兰
、邓慕芬
、黄扶庸主持的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
,并亲笔题赠“幼吾幼”三个大字
。这三个含意深远
、语带劝勉的大字
,不但勉励了当时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的工作人员
,鼓舞了广大的儿童教养工作者
,也抒发了孙中山先生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伟大胸怀
。
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
,孙中山先生被迫于1912年4月1日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
,孙中山先生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宏愿
,也和他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一起
,由于政权的丧失而遭受挫折
。
1924年
,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合作
,在广州成立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
,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
,孙中山先生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宏愿同样获得了进一步的实现
。那时
,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广州
,不但陆续增建了一批小学和儿童教养院
,还开办了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等培养儿童教育师资的专业学校
。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对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一次演讲中
,恳切地指出:“要使孩子们自出生至成人
,都能受到国家的教育
。为了提高儿童的文化知识
,普及儿童教育
,不仅要办小学
,还要办平民学校
,普及全体人民的教育
,让成年人也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
。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
,使父母们都能安心让孩子到学校里受教育
。”可以想见他发展儿童教育事业的宏伟设想
。令人惋惜的是:由于革命道路的曲折
,孙中山先生要使全国儿童都能幸福地成长的理想
,终孙中山先生之世都未能实现
。
今天
,中国已经是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大国
,中国儿童已经得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
。孙中山先生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
。孙中山先生虽然不能像辛亥革命那样及身而见
,但是孙中山先生素来是以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公仆自任的
,只要人民能获得幸福
,他个人能否及身而见
,在孙中山先生自己来说
,自然是无关紧要的
。